张从忠,张从忠讲师,张从忠联系方式,张从忠培训师-【讲师网】
主讲:犹太人在中国新动向
46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张从忠:洞察历史方能旗开得胜
2016-01-20 47605

 文/张从忠

 
    华尔街有一个古老的真理是:看多的人“牛”能挣钱;看空的人“熊”也能挣钱,就是贪婪的人“猪”不能挣钱。遗憾的是,华尔街的精英们并没有牢记这一真理。否则,他们就不会贪婪地在金融创新中埋葬了自己。今天,随着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爆发,华尔街已“城头变换大王旗”。
“经济周期是人类本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当经济向好的时候,人们对未来过于乐观,盲目扩张,该裁减的冗员没有裁减。于是,坏年景很快就来了。人们又变得过于悲观。当市场崩溃时,每个人都想要现金或黄金,可是,此时市场上恰恰最缺乏流动性。” 
1、周期性萧条与繁荣不可避免
    华尔街的故事始于1653年,当时美国中产阶级年收入只有1600美元。那时的人和如今一样,对财富的保值增值充满渴望。白领阶层厌倦了收入的缓慢增长;小职员们已无法忍受那仅够维持生计的工资。同时,美国规模化工业的发展,需要资本。双方的需求,催生了华尔街从无到有,由小变大。
    华尔街起初在全美闻名,并不是因为金融,而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1789年4月30日,乔治•华盛顿在位于华尔街口的纽约市政大厅的二层,宣誓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三年后,1792年7月,21个经纪商和3家经纪公司在华尔街68号外的一颗梧桐树下,签订了后来被视为纽约股票交易所起源的标志性文字契约-------《梧桐树协议》。
    早期,华尔街的大部分交易活动是在大街上进行的。1825年~1836年期间,美国西部开发的大潮,推动了伊利运河修建成功,也直接引发了人们对运河股票的狂热追捧,并启动了华尔街历史上第一次大牛市。市场飞速上涨,莫里斯运河是这次牛市的龙头股。在牛市末期,一个月以内,该股竟然从10美元涨至185美元。
市场在欢乐中死亡,这一规律亘古未变。1836年6月起,美国历史上首次大牛市见顶回落,不久,市场一步步走入第一次大熊市。1837年,莫里斯股票跌至80美元,到1841年,该股几乎一文不值。在投机狂热的日子里,人们曾听说过的那些巨大财富,突然像阳光下的冰雪一样融化得无影无踪。看着这样的描述,你会认为它仅仅是在叙说接近200年前的情形吗?A股从6000多点跌到1600多点,一年以前,没有人会理睬机构发出的警告。除非这个人认真检索过美国资本市场百多年的历史足迹。
到1837年初秋,全美90%的工厂关了门,美国历史上首次进入了萧条时期。20年后,1857年,华尔街再度一片喜气洋洋,到处洋溢着快乐的气息。又过了40年,1896年,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诞生。最初它只包括12种股票,第一天收于40.96点。
    当人们今天把道琼斯指数112年弯弯曲曲的走势浓缩在一张图纸上,轻轻地拿在手里,依然能够感受到它的沉重和沧桑。从40点到14000多点又回到8000点上下,道琼斯在波动中,历经了众多大级别牛熊周期的轮回,一个轮回,少则数年,多则数十年。期间,小级别牛熊更是数不胜数。跌宕中,它成就了多少富贾?又埋葬了多少豪门?
2、洞察历史方能趋利避害
道琼斯的趋势会继续下去吗?没有人知道,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所有的牛市都会结束。无论是1929年的大崩盘,或是1966年的市场低迷,这些都取决于那些超过我们控制力量的相互作用。但同时,就像我们看到的1987年的情形一样,如果监管当局密切关注事态发展,而且采取强有力行动的话,股市崩盘的后果并不一定是灾难性的。无论股市的刺痛多么惨烈,它总会迎来下一场盛宴。如果说,所有的牛市都会结束,那么,所有的毁灭也会蕴育繁荣的种子。问题的关键是,谁能在盛宴结束前选择离开,谁又能在新一轮盛宴来临前果敢进场。
与贪婪和恐惧反其道而行,需要洞察历史的睿智。如今,当全球市场正在经历股灾时,下面  这段写于数年前的话,颇有意境且值得回味:“尽管有数不清的海难,人类依然扬帆出海。”同样的道理,尽管有无数次股灾,人们依然会进入这个市场,辛勤地买低卖高,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将手中的资金投入到股市中,去参与这场伟大的博弈。这和人们去探险,去看地平线以外的未知世界,是一个道理,他们都是我们人类本性无法分割的一部分。事实上,在资本市场和到未知世界去探险都源于我们人类的同一种冲动,因为市场的地平线之外也是一个未知世界——未来。以下是所有中国股民都知道的五次金融危机。
(1)、1987年香港股灾:从千万富翁到街边小贩
  1986年广州有一位出生在印尼的广东华侨,上个世纪50年代他刚从雅加达大学金融系毕业,响应祖国号召,同一大批东南亚华侨的知识青年跑到中国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后来深圳开放了,他跑到深圳办了手表厂。
在深圳第一次见面,他给笔者递上一张名片,上面写着深圳(香港)环亚电子集团公司董事长,他在深圳的工厂有一千多名工人,是深圳当时最大的电子装配工厂之一。之后三年,他们没再联系。1990年笔者在香港油麻地逛街,突然听到一个很熟悉的声音:十元两件啦!回头一看这位爱国华侨站在三轮车上在大声叫卖日本的二手服装。他告诉笔者说:“破产了,现在只能做这个生意了。破产的祸根是一个‘贪’字。1986年香港股市疯了,看不少人赚钱,自己这个学金融的虽然知道股市风险大,但还是忍不住进去了,结果越炒越大,最多一天他了赚一千多万。出于盲目的自信,他把工厂也抵押给银行贷款炒股,没想到87年股灾一来,资金一下子转不动了,房子和工厂都赔给了银行。”
  1987年股灾是香港人经历的第一次股灾,那是由美国股灾引起的。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美国股市一天跌了22%,年轻的香港股市栽了一个跟头倒下了,股市连关了四天。而当香港股市重新开始后,香港股民的钱少了三分之二。有一大批香港股民像这位华侨一样破了产,其中大部分人永远也没有机会再回到股市。
(2)、1992年日本股灾:跳楼的野村证券员工
  1990年,由于当时日本股市和楼市如日中天,股市比2007年中国股市还火,市盈率到了100多倍,一些日本和世界的经济学家纷纷说,传统经济理论对日本不适用,日本正在创造新的经济规律。
  一位野村证券的年轻经理,指着那座新落成的60多层的花岗岩大厦,不无骄傲地说:“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经济,这个大楼里储存着全球客户的经济信息,野村证券为了保证这些信息的安全,在这个楼下100米处有一个发电站,它可以保证野村证券在世界上发生任何事情都能正常运作。”
  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到了1992年日本经济就不能正常运作了。日本股市从33000点跌到了11000 点。房地产更是一落千丈,1990年还能买一个半美国的东京,1993年竟然连一个纽约都买不起了。于是,日本企业纷纷从海外抽钱回国救急,不仅把洛克菲勒大楼折了一半价卖回给美国人,还把日本好几个大银行和保险公司也卖给了外国人。
  1995年,当年发出豪言壮语的野村证券经理到香港出差,他很沉重地告诉笔者:现在日本企业也开始裁员了,自杀的人很多,特别是证券界,他手下一个前年才从早稻田毕业的人上个月跳楼了。电视台现在最热门的电视节目是教人们如何省钱,比如教日本家庭主妇如何用烧饭的余热煮鸡蛋。那一段时间,香港大街上的日本游客少了,到高档餐馆吃饭的日本商人也少了。“经济泡沫”这个词第一次在人们心里有了真实的感受。从此,这泡沫就经常跟随着全世界人民了。
(3)、1997年香港股灾:成为负资产的女秘书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来了,香港哀声一片。原本1997年上半年形势还好好的,楼市股市不断创新高,人们排着队去酒楼吃饭。买房的人需要前一天晚上去排队去买楼花。国内一位家喻户晓的大歌星为了走后门买房子,还陪一家地产老总唱了一晚上卡拉OK。而这家地产公司内部有位女秘书近水楼台先得月,不用去排队,花80万港元交了三分之一首期买一套房子,可是房子还没住进去,泡沫就来了。楼价一口气跌了三分之二,那位女秘书在随后的几个月里脸色难看得很。原因是她80万首期买的房子已经白白送给了银行,为什么?因为市场上同样的房子,只值80万了;如果她继续供当时买的房子,就要再付160万。
  那个刚来香港还不大懂得香港规矩的内地歌星火急火燎地找到房地产老总要求退房,老总说:“你看到门外那位漂亮小姐了吗?她是我们公司的秘书,在这个公司已工作10年。她和你一样,也买了公司的房子,因此她这10年算给公司做义工了。”
  看大明星有点不明白,老总就继续解释说:“她们工作10年,除去吃喝也就攒了80万,交了这套房子首期后什么都没剩下,可是现在房子又没了,这不等于白白给公司干了10年。如果能退房,她们早退了。你没看这几天报纸讨论吗,很多人买了李嘉诚的房子,现在变成负资产。有人说在这种特殊时期作为香港首富的李嘉诚应该网开一面,不要再追这些负资产的人所欠房子余款了。你猜这位首富李先生怎么说?他说:香港是个重合同守信用、风险自担的社会,你没看到金融泡沫只能自认倒霉,因为所有人都没看到。如果这个泡沫不破,你的房子赚了一倍,我也没理由跟你分利润。”
(4)、2000年互联网泡沫:从3亿元到有行无市的总经理
  亚洲金融风暴还没过去,互联网又来了。1999年末和2000年初,全香港的商人都好像疯了。这次不同于以往,越是大商人越疯狂,不管是搞地产,还是搞百货;不管是生产电子,还是生产水泥的;不管是办学校的,还是开夜总会的;总之全同互联网干上了,纷纷办起了网站,纷纷注册了公司,纷纷与IT公司联姻。华润公司自然也不能免俗,虽然公司每年有十几亿净收入,但因为同互联网没有关系,股价还不如一个刚创办两年的互联网公司高。股东不干了,说:如果你们再不进入IT,就要找人收购。于是,华润只能绞尽脑汁往互联网上靠,先是付了一笔天文数字的咨询费,请世界最大的咨询公司出主意,可是那些从美国飞来的高级脑袋除了给华润写了两大本资料外,任何问题也没解决,其实他们也解决不了华润的问题。
可是商场是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游戏。当时许多如雷贯耳的经济专家都说:互联网技术会创造一个全新的经济,谁跟不上,谁就会被淘汰。想想看,谁不害怕呀?于是,华润也拼命想找一家美国技术公司“结婚”。经过投资银行的朋友介绍,美国一家大公司的副总裁来香港,期间可以谈谈。可是时间约到早上8点,这在香港是非常罕见的商务见面时间。我当时有点纳闷:看来互联网的人就是不一样,可能都是超人。第二天早上,7点50赶到人家香港分公司,一进接待室我差点晕了,原来在华润前面已有两批人,一批人正在会议室里同那个副总裁谈着,另外一批人还在会议室里等着。   
2000年初正当人们被互联网搞得晕头转向时,笔者的一位朋友却受到一家借壳上市的互连网公司的邀请。上市公司开出了朋友不可能拒绝的条件 ——3亿元的公司股票,外加7位数的年薪。做着亿万富翁的美梦,朋友在新公司上班了。可是上班的第一个天,互联网泡沫破了,第一个月我的3亿元变成2亿元,第二个月变成了1亿元,第三个月……第10个月,朋友的股票变成3000万,而且有价无市了。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成都站 cd.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