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朔,秦朔讲师,秦朔联系方式,秦朔培训师-【讲师网】
秦朔 2022年度中国100强讲师
中华讲师网特聘讲师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秦朔:访《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
2016-01-20 48642
朔,1968年12月生于河南开封,1990年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到南风窗杂志工作,1997年任总编辑,现为《第一财经日报》总编。

  2004年11月1日,《第一财经日报》在上海面世,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联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和北京青年报社共同打造,这三家集团都是中国传媒业赫赫有名的巨子。《第一财经日报》是中国第一个跨媒体、跨地区的报纸,得到了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的充分支持,上海、北京、广州三地的党委、政府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给予了大力扶持。

  《第一财经日报》创刊初期主要是在中国最活跃的三大经济区:北京、天津环渤海经济区,上海、江浙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广州、深圳、香港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上市。此前中国市场化的财经类报纸基本上是周刊,《第一财经日报》第一个把财经报纸从周报改为日报,市场会不会接受这是一个巨大的问号;更让人惊讶的是在《第一财经日报》上市后不久,在上海,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成都日报报业集团联手的《每日经济新闻》也降生了,不过与《第一财经日报》的高调亮相相比,《每日经济新闻》则是低调上市。

  整合优势办一份财经日报

  记:第一财经日报是国内第一个跨媒体跨区域联手打造的一张报纸,其中上海文广集团是全国第一家广电类上市公司,广州日报是全国党报改革成功的样本,北京青年报最近则在香港上市,成为大陆第一个海外上市的新闻媒体。中国的经济类报纸和传媒起步和发展相对较晚,你们怎么想到在上海联合办一张财经类的日报?

  秦:三家新闻媒体集团联手办报,可以实现三个共享,就是人力资源的共享,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品牌资源的共享,财经类媒体在中国发育相对于综合性报纸和都市报纸晚一点,到现在为止没有出现一个全国性的市场化的权威主流财经日报,其实恰恰说明这个市场空间是非常有潜力的,这也是我们几方股东强力推荐和投资这个项目的一个原因。作为我本人,主要是研究过中国经营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等,还有很多经济指导类的报纸我们也都在阅读和研究。在阅读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觉得创办以日为单位的综合的、全面的财经类商业报纸时机成熟了。至于第一财经日报的定位,它是全国性的、高度市场化的,同时又是非常权威非常主流的。我们报纸的定位:权威创造价值,我们报纸会把报纸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放在一个极高的地位,这种权威性、主流性应该能够成为我们品牌的一种核心价值之所在。

  记:现在谈到做主流媒体,都会强调媒体新闻的权威性,你们报纸的权威性如何得到保障,有哪些措施?是不是与国内外的投资咨询机构有合作伙伴关系?作为一张专业性的日报,你们对采编人员有什么要求?

  秦:我们对团队的要求是用专业精神来确保我们的权威性。事实上我们跟国内外相当多的重要的财经资讯的供应商都有各种层次各种程度的合作关系,这样能够保证我们站在一个全球财经资讯的大背景下去分析和判断很多发生的新闻和很多的政策,这样使得我们的报道更全面更准确也更深入,这对于保证我们的专业性也是必须的。

  我想要成为第一财经日报合格的采编人员恐怕这几个方面是必须的:第一,要有对新闻事业的责任感,新闻工作者的一支笔是有很大作用的。对于资本市场、对于企业的很多报道我们也一定要有这样一种负责任的精神和态度。第二,有对于专业的追求和不断学习的精神。 中国的财经传媒成长的时间毕竟相对比较短, 同国外成熟的财经媒体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所以我想我们有相当多的同事除了有新闻系的背景以外,也有很多是学经济、学法律、学金融的,我相信只要不断学习,用专业性的标准要求自己, 中国财经媒体的人才市场还是会逐步成熟起来的。第三,合作和开放兼容的心态。因为我们这样一个媒体是跨地区、跨媒体所构成的,所以我们的同事来自于四面八方,其原来的背景各种各样都有,我想他们在一起长期工作、共事一定要非常善于合作、非常积极、能够建设性地进行沟通,一定要有这方面的追求。

办一张不一样的财经日报

  记:据了解,第一财经日报的目标读者包括企业经营管理者、金融投资专业人士、政策制定者、经济工作管理者等等,都是很专业的读者对象,这就有一个问题:专业报纸如何平衡专业与普及的问题,怎样才能使经济类报纸更加贴近大众?

  秦:我们报纸的读者分成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我们称为核心读者,核心读者是我们最主要的目标消费者,也就是你提到的专业人士。这些核心读者必须具备一些最基础的经济学、财经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看懂这张报纸。除此之外,我们并不排斥,也非常欢迎对自己的个人金融资产管理非常有兴趣的一般投资人士。在商业社会中,资讯有非常大的需求,接受商业教育的人士,比如MBA、EM—BA学生,还包括一部分的大学生,他们是我们的辅助读者,而这些辅助读者随着他们的成长、发展、就业、升迁,会慢慢成为我们的核心读者,使得我们的核心读者越来越多、越来越广。同时在内容上,除了专业性,我们也非常注重它的易读性,就是追求非常简明、透明的写法,不故弄玄虚、不生拉硬套,使得这张报纸的易读性非常强。

  记:这两年国内有一股办财经类报刊的热潮,仅就新创刊的市场化财经报纸而言, 已经有中国经营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国际金融报、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等,证券报多是日报,财经报多是周报,第一财经日报如何避免与其他媒体的重复和雷同感?

  秦:我们才筹划这个报纸的时候曾经请了几家专业的市场研究机构来跟我们一起调研这个市场,得出的结论是,目前是商业经理阶层对财经、产经方面的资讯需求非常旺盛,但是来源非常广泛和多元,事实上为了达到全面、全景式地获得中国财经资讯的目的,他们不得不把他们的时间做过多的分割, 比如他们要看一些经济指导类的报纸,看一些证券类的报纸,上一些网站,接受一些终端资讯,甚至还要阅读很多杂志,事实上他们非常希望一张报纸,是能够涵盖所有的,综合的,全景的,以日为阅读单位的。我想这样一份报纸出来以后并不会替代别的报纸,但是它会有涵盖作用,这是我们的读者非常希望的一份日报。

  至于更专业的证券类报纸,只是财经类报纸当中的一个门类,并不是我们所说的涵盖所有财经类日报的内涵,而周报和日报是两种不同的报纸。对于读者来说,报业的竞争可以给受众带来最大的利益,所以我觉得在这方面不存在内容重复的问题,关键是谁办得好。我们报纸目前的内容结构有四块:以宏观政策为主导的新闻一块,以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为主导的一块, 以产业企业报道为主导的一块,还有以生活方式财富商业文化为主导的副刊一块,大致的板块是这四个方面,我们有信,心办好第一财经日报。

  记:第一财经日报以上海广州北京三大中心区域的读者为对象,在这些地区发行渠道有哪些,发行量大概有多少?

  秦:创刊初期我们主要在三个地区发行,读者如果是在北京、天津这样的地区,我们是通过北京青年报的小红帽发行公司发行的。在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是通过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发行公司,在华南地区的读者可以通过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订阅这份报纸。北京的小红帽和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是中国两大最强势的发行网络,这两个发行网络可以给我们很好的服务。在上海除了借助发行渠道以外,我们还专门建立了发行渠道,现在可以上门订阅报纸,同时我们跟邮局进行了良好的合作,邮局给我们一些特发的代号,邮局用特发代号的方法帮我们收订报纸。我们有非常强大的发行网络,这份报纸作为日报目前定价只有1元钱,跟现在上海很多市民报的价格差不多,我们判断这张报纸的发行量将会达到中国商业报纸、财经报纸发行量的一个峰值,根据测算,加起来有几十万份。

  最大的挑战还是自己

  记:近年来都市报的地方化和区域化趋势比较明显,有人甚至断言中国报纸已进入地方化时代,全国性报纸一去不复返了。第一财经日报作为一份面向全国发行的报纸,主攻三大经济区域,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经济和文化消费习惯,你们如何平衡各地的差异?

  秦: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你不懂得政治似乎你就不是北京人,如果你不懂得投资理财似乎就不像一个上海人,如果你不懂得开铺办厂就不太像一个广州人,如果你不懂得贸易似乎就不太像一个深圳人,说明我们发行区域的读者确实是有一定的细分差异的。但是我们要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到,作为一个资讯的消费者,几种需求的共性是远远大于差异性的,比如体育和娱乐,不同地域的读者消费又是非常接近的,这说明消费者对某些需求的共性是第一位的,而且是远远大于它的差异性的。我认为在财经领域,由于现在经济的全球化,由于现在各种要素市场都充分展开,所以财经人士对于全国性很多信息的需求是非常接近的,只是他们个人从阅读品位和个人消费特性上的确有一定的差异,我们会在求大同的同时,去注意协调和满足这种小的差异。

  记:以前看过你研究国外杂志传媒的文章,在实践中你也办成功了南风窗,业内人士认为你在办杂志方面是一个行家里手,现在你已经从一个杂志总编转变为专业类日报的总编,在这个角色转变过程中你对自己有什么新的要求?在管理体制上,第一财经日报在原先事业管理的体制上,又加入了董事会这一经营管理机制,也就是加入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成分,你对第一财经日报有什么预期?

  秦:我大学毕业以后就在南风窗工作,由于工作的转换,现在我全力以赴地做第一财经日报,这的确

  也是非常大的一个挑战。第一,从杂志到报纸本身就有很大的不同,转换过程对我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第二个挑战是管理的挑战。过去我在南风窗的时候管两个杂志,最多的时候也就是管七八十人,现在报纸一下子扩张开来,而且人员遍及三地,在管理上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好在从上海到北京到广州,我们有一支非常有敬业精神又相当有专业能力的团队。我想报纸更多程度上是要依靠股东的支持,依靠社会各种力量的支持,依靠我们整体团队,共同把这个事情做好,我自己也希望能够更上一层楼。

  一张新报纸一定要有很肥沃的土壤进行培育,我们相信中国这块土壤是能够培育起中国财经传媒的参天大树的,第一财经日报如果能够“出来”,将使经济传媒市场进一步做大,经济类报纸也将进一步细分,并突破区域性的限制。第一财经日报模式的出现,不仅创造了财经报纸的新思维,更是给传媒改革打开了想象的天空。第一财经日报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受众对广电和平面媒体种类的划分,实现了互相进入的可能,传媒界还可能会因此产生连锁反应。一个国家级甚至国际级的传媒集团可能出现。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成都站 cd.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