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利益无非包括工资奖金、实物福利、股权分配等,这是最敏感的部分,应该做到:
给不给不能马虎。有些企业一开始就不规范,几个人凑在一起,办了公司,有的出资多,有的出资少,有的是现金出资,有的是实物出资,有的又是智力出资或知识产权出资,有的自始至终参与经营管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的却只是力所能及做一些工作,因为公司最初并没有见到多少利益,所以很多人就忽略了挣来的钱怎么分配这一话题,有的仅仅是口头约定甚至没有任何约定,也就谈不上符合法律程序的分配文本。当某一天,公司发展了,产生利润了,钱一年比一年赚多了,投资人恍然大悟,自己吃亏了,为什么对方平白无故就拿了那么多,而自己的付出与所得远远的不对等,自己很冤很委屈。于是,昔日的好友,昔日的伙伴,纠缠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无尽的战争中,直至走上法庭,直至分崩离析。权益分配的混乱局面,对公司发展造成了严重隐患,汗水化作了泪水,以往辛勤皆付之东流。
多与少不能马虎。我接触的一些企业中,普遍认为给的越多越好,其实,事实不尽如此,中国人向来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多与少,要给的有根据,绝对的公平不可能达到,但要让大部分人感觉到公平。再者,激励是把双刃剑,人的欲望是递进的,所以物质利益的分配也是要递进的,这就需要组织不仅看今年的分配盈利水平,还要预测明年有多少上升的空间,否则,激励就引发了内耗。
虚与实不能马虎。有的企业很注重愿景激励,存在的问题尽量回避不谈,给团队展示的永远是好的一面,描绘的“钱景和钱途”都很绚烂诱人,这样做,短时间内无疑能够调动大家积极性,但是一旦愿景成了永远不可能实现的“远景”,那么团队会变得心灰意懒,失去最初的信任和信心。所以组织悬于团队头顶那颗利益之果,其高度还是要精心设定为好,让大家跳起来能够得着,坚决不可虚无,要脚踏实地,才能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