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科荣,周科荣讲师,周科荣联系方式,周科荣培训师-【讲师网】
企业咨询师、企业会销导师、企业商学院顾问、企业股权激励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周科荣:周一老师正能量传播   知道要接纳、理解孩子,为什么还做不到? 
2016-07-31 2725
周一老师正能量传播   知道要接纳、理解孩子,为什么还做不到?
张颖
 
导语
 
如果不去进行创伤疗愈,我们大部分的行为和思维将被这个活在恐惧中的意识所驱使。童年时父母指责我们的声音会完全内化,似乎在我们头脑里有一个法官,每天都在指责我们,你这样做不对,你太笨了、你做得还不够好。这些声音它们成为了我们的信念、价值观、人生的信条,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充满了评判。而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我们的孩子。
 
在教育孩子上面,现在大多数父母都知道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理解孩子、爱孩子。那么是不是知道了就能够做到呢?答案是否定的。
 
现在咨询我的父母,在涉及孩子的问题上,无一例外的他们都会说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在孩子的学习方面特别容易生气。有的嫌孩子做作业的动作太慢,磨磨蹭蹭;有的嫌孩子怎么教都学不会,书一遍遍地背不流利。
 
总之,也许孩子上幼儿园时父母还能对孩子和颜悦色,但是等到上了小学,幸福的生活就结束了。如果恰巧孩子是个慢性子,学习成绩又不太理想,父母的情绪就更加容易失控了。往往骂过孩子之后父母又内疚,但下一次类似的情况发生时,依然还是一样。
 
孩子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中日益失去自信心,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更严重的是被父母打的孩子,孩子会在学校去打同学,等到父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算停止打孩子的行为,但孩子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改变了。
 
而且父母的性格并没有改变,对孩子语言的暴力依然存在。这些父母问我怎么办,问能不能让孩子接受治疗,我说需要接受治疗的首先是父母。因为是父母的打骂伤害了孩子,父母才是根源,治标而不治本有什么用呢?
 
当父母只是想着找到一个方法去改变孩子,而自己却不愿意学习和改变时,也意味着:他们无法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就是,他们才是孩子问题的始作俑者。他们很难,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失败的父母。
 
事实上,孩子就是给予了父母重新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让我们有机会去疗愈自己。因此,为了教育好孩子而去学习和自我改变的父母是非常有勇气,而且是真正爱孩子的父母。
 
请不要再对孩子暴力
有一位家长在咨询时说:“我家小孩成绩不好的时候,和他说话他很木然,我自己却气的容易激动地打人。”孩子木然,是因为孩子受到了惊吓。
 
当人类受到伤害时,我们会使用无法动弹的反应,也就是木然,孩子把自己冻结住了,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中。因为这样他就不用再感受被打时的恐惧和害怕了,因为这样他就不用再感受他被父母指责时的伤心和难过了。
 
长此以往,不仅这个孩子的成绩会越来越差,他的人际交往也会出现严重问题,或者他会封闭自己,或者他会攻击同学。他会把内心的愤怒转嫁到同学以及比他幼小的人身上,这就是校园暴力的原因。
 
去了解那些在学校对其它同学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无一例外,他们的父母一定至少有一个人从小在打骂他,有的时候甚至父母双方都在打骂孩子。
 
而另一种暴力是语言的暴力,语言的暴力虽然不会在孩子的身上留下伤痕,却能在他幼小的心灵投下永不散去的阴影,甚至毁掉一个孩子的一生。
 
因此骂孩子和打孩子一样的严重和可怕。语言的暴力,就是对孩子谩骂、诋毁、轻视、嘲笑、冷暴力。
 
比如: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明明就是你的错,你还不承认;你瞧瞧自己,有什么用,被欺负了也不会还手;你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怎么教都学不会;你给我滚,我不想看到你。
 
这种语言的暴力并不亚于对孩子身体的暴力伤害,是对孩子精神的伤害。据研究表明,青少年犯罪与他在童年时期遭受的语言暴力有很大的关系。很多父母意识不到自己对孩子说的话有多么的伤人,更不知道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多大伤害。语言有无穷的力量,可以给一个人带来支持、安慰和祝福,也可以带来伤害、羞辱和毁灭。
 
为什么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每一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以正确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可是,为什么现在的父母看了很多的育儿和教育类书籍,也经常阅读这些教育文章,知道不应该对孩子发脾气,却还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呢?
 
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个个案:
 
来访者找我的时候,说:“张老师,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孩子做作业一磨蹭,我就生气,就控制不了要催促她,对她说,你能不能快一点,快一点。这道题目妈妈不是已经教过你了吗?你怎么还是不会?你写字能不能不要写了擦,写了擦,妈妈实在看得很生气。”
 
可是,她越是催促孩子,孩子越是写不好作业,最后她的情绪会失控,会打孩子的手,打孩子的头。每一次她都很后悔,告诉自己要对孩子耐心,可是过不了几天她又失控了。她问我:“张老师,我也看了很多教育孩子的书和文章,也知道应该怎么做,可是我就是做不到。怎么办?”
 
当我引导她回到她自己的童年,她看见的画面是妈妈在打她,一边打,一边斥责:“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动作这么慢,你不会快一点吗?你是不是就想偷懒,不想做。你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做不好,只知道让我生气,我今天要打死你。”
 
大家看到了什么,现在的她对待女儿的方式,和小时候她的母亲对待她的方式,甚至是语言几乎是一样的,是吗?
 
为什么会这样呢?通过对创伤的研究,我们知道儿童会因为非常普通的日常事件而觉得不知所措、无力、恐惧、陷入惊吓状态。
 
比如:父母的指责、突然的大嗓门或大人生气地咆哮,会让婴儿和年幼的孩子受到创伤。经历这些创伤的孩子长大后,成天劳碌匆忙、情绪焦虑波动、头脑喋喋不休,失眠、抑郁、焦躁,这已经成为了现在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而这些都是源于我们在童年时受到父母、其他的成人指责和惊吓的表现症状。还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经历的创伤性事件。
 
如果不去进行创伤疗愈,我们大部分的行为和思维将被这个活在恐惧中的意识所驱使。童年时父母指责我们的声音会完全内化,似乎在我们头脑里有一个法官,每天都在指责我们,你这样做不对,你太笨了、你做得还不够好。这些声音它们成为了我们的信念、价值观、人生的信条,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充满了评判。而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我们的孩子。
 
因为我们自己从小从父母这里学到的,就是指责、比较、评判,无论是父母还是其他的成人,大多数时候没有人来倾听我们、理解我们、接纳我们。没有人了解我们的感受,我们被教导生气是不对的,不可以哭、不可以发脾气。
 
因为没有人接纳我们的感受,我们也就认为自己的感受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父母、老师的想法,我们被教育要去服从父母、老师、权威的话,而不是去倾听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想法。渐渐地,我们习惯于考虑:“别人希望我怎么做?我说哪些话他们才会开心?”
 
如果我们没有疗愈创伤,我们的生命力会受到影响
当人类在感受到某种情况威胁生命时,身心都会启动大量的能量来准备搏斗或逃跑。
 
这股能量可以让一个瘦弱的女人在她的孩子被压在车下时,将一吨重的车从孩子双腿上抬起。这种力量来自于肌肉涌进大量的血液,以及释放压力贺尔蒙和肾上腺素。如果没有得到回到平常的讯息,大脑会继续释放大量的肾上腺素与可体松,身体会维持高亢的能量状态。
 
这里的问题是:在威胁解除后,是什么没能让我们恢复到平常的运作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去看一下动物世界的记录片。
一只在地上匍匐的猎豹,当它准备攻击快速奔跑的羚羊时,眼神很专注,身体肌肉兴奋地抽动着。这只猎豹飞速地扑倒猎物,而羚羊在猎豹将爪子伸进它后腿的前一刻便跌倒在地,仿佛羚羊已经死了。
 
然而,这只跌倒的羚羊并没有死,虽然它看起来没有生气、没有动作,但是它的神经系统依旧因快速逃跑而十分紧张。即便几乎没有呼吸或动作,羚羊的心脏与大脑依旧快速运作。
 
幸运的是,羚羊没有被马上吃掉,猎豹将它拖至树丛后面,然后去寻找它躲在远方的饥饿幼豹。当猎豹离开后,暂时“冻结”的羚羊从惊吓的状态中苏醒过来,之后晃动、抖动身体来释放掉因为要逃离死亡而启动的大量能量。在完成这恢复平常的过程后,羚羊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尝试走几步路,然后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般地跳跃着找寻其他羚羊。
 
这种标准的生存策略我们称为“冻结”反应。那些行动缓慢、比较无法自我保护的动物,会用“无法动弹”作为自我防御的第一种方式。而所有动物当处于“打”和“逃”都不可行时,也会使用“无法动弹”的方式。
 
无法动弹反应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麻木、没有感觉。如果羚羊在“冻结”状态时被杀,就不会在死亡过程中因痛苦甚至惊恐而受苦。
 
同样的,当我们人类受到伤害或者甚至当我们觉得受不了的时候,我们经常会使用无法动弹的反应——冻结能量。然而,和羚羊不同的是,我们难以在冻结后回到正常的状态。
 
野生动物是如何成功地回到正常状态呢?答案就是它们会自发性震动、颤抖与呼吸的特殊方式。动物学家说:“如果它们在获得自由时没有用那样的方式颤抖或呼吸,他们不会存活,他们会死。”
 
虽然人类很少死于创伤,但是如果我们没有疗愈创伤,我们的生命力会受到影响而严重降低生命的品质,有些人甚至形容这种情况是“活死人”。因此我们也需要在适当的引导下,进行和动物一样的过程,释放掉那些难以承受事件的影响,回到生活中。
 
学会体会自己的感受
在个案当中,我都会引导来访者去体会自己的感受,什么是感受?感受就是身体的感觉和情感。我会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需求和请求,需求指的是我们的需要,滋养我们生命的要素;请求指的是我们用来满足需要的具体方式。
 
当我们说“我觉得”,我们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比如:我觉得我被误解了,我觉得我被忽略了。“被误解”一词反映了我认为别人不理解我。此时,我的感受可能是着急。“被忽略”是我们的判断。此时,我的感受可能是难过。
 
当我们觉得被误解、被忽略、被排斥、被指责、被束缚、被羞辱的时候,我们的感受通常会有以下这些:失望、伤心、难过、生气、愤怒、怨恨、郁闷、孤单、害怕、焦虑、羞愧、沮丧等等。
 
我们的需求又是怎样的呢?我们需要被理解、被关心、被支持、被认可、被欣赏、被接纳、被尊重、被照顾、被信任、被倾听等等。
 
体会和表达感受并不容易,根据我的观察,对于从事律师、工程师、教师、警察、经理等职业的人来说,特别是受到过高等教育的人们,尤为困难。在家庭中,如果夫妻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无法表达情感,那是很悲哀的。而进行内在小孩的疗愈是一种安全、温和、有效的方法,让我们疗愈自己的创伤。内在小孩疗愈的这些练习,会帮助我们重新获得生命中单纯的快乐,让我们重新感受到喜悦与满足!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成都站 cd.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