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李蕊讲师,李蕊联系方式,李蕊培训师-【讲师网】
心理学、教育学博士实战专家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李蕊:关注网络成瘾的孩子  
2016-01-20 68915

原创个案已刊登在《好家长》杂志200911月,总第189期上,转载须注明出处。

 

个案:小青(化名),男,14岁,初三学生,性格内向,因经常无故旷课、偷钱、不尊重老师,迷恋网络。学校劝退,母亲带其前来求助。咨询得知:该求助者从记事开始,父母经常吵架打架,自幼由奶奶带大,奶奶溺爱,祖孙关系很好。因父母各自忙于生意,和孩子很少沟通,亲子关系淡薄。家中经济宽裕,经常给零花钱,致使小青花钱大方。初一父母离异,随奶奶生活,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更加疏远,小青的零花钱也不如从前宽裕,内向的他和同学沟通也少,人际关系不是很好。因上学离家较远,中午托管在小饭桌,饭后没事做就开始上网,迷恋网络游戏,并在虚拟的世界中找到了可以倾诉的“朋友”和“关爱”,上课无心听讲,凭着自己的小聪明,初一初二学习还好,随着上网次数的频繁,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开始厌学,不听老师管教。最终旷课偷钱去网吧,经常彻夜不归,无心学习,学校劝其退学。家长着急,不知该如何挽救网络成瘾的孩子?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青少年网络成瘾作为高科技时代出现的新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网络成瘾的成因大致可分为以下3种因素:

1、社会因素:由于青少年涉世未深,心志尚未成熟,世界观和个性都没有形成,自制力不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网络的负面影响。以上个案中小青由于性格内向,且父母离婚,奶奶溺爱。生活中人际关系较差,无人管教。会因此更渴望在网络中寻找慰籍,导致频繁地上网,从而形成一种类似于毒瘾的循环。怀着对网络的好奇心理,徜徉在网络的世界中,流连忘返,荒废学业。也有些孩子,学校和家长会对他们施加压力,繁重的学习任务,家长对孩子过高的期望,让孩子感觉到无论怎样的努力,都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于是把眼光转向虚拟的网络世界,在网络游戏中他们会感受到现实生活体会不到价值感和快乐,因此网络成瘾。

2、家庭因素: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不良因素有关。

1)问题型家庭:小青就符合这一类型家庭。生活中有很多孩子,由于父母经常吵架或父母离异,没有温馨的家庭氛围,缺少正常的父爱或母爱,上网成了他们唯一的精神寄托。网络成瘾和非网络成瘾的初中生在家庭结构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单亲家庭出现这种情形可能是因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教育力量薄弱所致。因此改变不利的家庭关系模式,为孩子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支持。家长应该了解自己对于家庭和子女的重要影响,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促进孩子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改变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家庭关系模式,重建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最终达到使孩子恰当使用网络而不是沉溺其中。

2)暴力型家庭:打骂孩子是父母教育中最恶劣的一种方法。在中国的旧传统中,孩子是自己的,打骂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打孩子最常见的后果就是孩子仇视父母,这样只能致使亲子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于是,到网吧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避风港。

3)不健康的家庭教育:父母专制型、溺爱型或放任型等不良教养方式容易造成网络成瘾。从不健康的家庭教育氛围走出来的孩子,往往没有正确的人生方向,也更谈不上什么人生理想,他们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有着强烈地厌学情绪,他们向上的潜能往往被严重地挫伤或扭曲。一旦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为摆脱“弱者”地位,就会选择逃避,寻找能够满足成就感的替代品。而网络游戏恰恰能为他们带来“强者”的愉悦感,他们因此而上瘾

3、心理因素: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

1)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某些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在人格上具有孤独、抑郁、焦虑的特点。他们表现出神经性-情感症状和躯体性障碍,兴奋性低,怀疑性、忧虑性和紧张性高,并且有内向、感情用事、怯懦的倾向。在“心理健康”和“专业成就”分数上,网络成瘾者也显著低于非网络成瘾者。由于他们消极的人格特征,在现实生活中和他人交流很容易受到挫折和失败,他们也很难信任别人,因此就转而求助于匿名、互动、开放的网络。在网上他们可以轻松、随意地和他人交流,网络允许人们自由发言,不必顾虑什么。所以,这种宽松、匿名、互动、开放的网络便成了网络成瘾者逃避现实、发泄自己消极情绪的场所。因此,Young(1998)认为,具有特定人格特质的个体可能更容易成为网络成瘾者,因为他们把上网作为发泄自己消极情绪的唯一方式。

2)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等满足了好奇心:和吸毒一样,好奇、依赖也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心理因素。大多数网络成瘾者当初都是因为好奇,由于网络具有的虚拟性、匿名性、互动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代中学生冲动、冒险、好奇、不负责任等心理。中学生很容易被网络虚拟世界所吸引,多次上网以后,对网络产生精神依赖。他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一个虚拟的“自我”。由于网络具有隐蔽性,中学生们不再担心自己的行为被发现,对满足中学生个人心理需求具有较大的诱惑力。由于网络具有自由性,可以使“自我”在网络自由空间得到无限的释放。

3)延迟满足能力差:研究发现,延迟满足能力差的人,也是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由于他们需要及时的反馈,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可能总能得到合适的反馈,因此就更容易出现成瘾倾向。

4)缺乏沟通交流能力,适应能力减弱:在和同学交往过程中,缺乏交流沟通能力,没能得到有效正确地引导,为了补偿在现实生活中没法获得的自尊,他们可能会借助虚拟的网络世界,在QQ或聊天室里寻求与他人沟通,在互动过程中,形成新的认知方式,对自我社会角色新的定位往往和现实不符,长此以往导致人际关系不和谐。或成为网络游戏高手,而更加迷恋于网络中,寻求理解与满足感,不能自拔,因此,中学生对网络更加依赖。

5)逃避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或压力,如考试失败或学习上遇到困难,被周围人不接纳、没有知心朋友、父母离异,生活困难等。要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才能消除成瘾行为的引发条件。

网络成瘾的教育策略:

网络成瘾主要是心理上对网络依赖,因此,预防网络成瘾应该从心理疏导方面加强对中学生的宣传和教育。

首先学校和家长要引导中学生端正上网动机正确使用网络。学校在开设网络课程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网德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既为中学生提供上网的机会又要保证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网上生活大力组织开发主题积极、内容健康的网络产品,阻止不健康游戏、色情、暴力影视等的泛滥。教育学生学会选择提高自控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

其次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上网行为。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管得过严过死。重视家庭教育的指导功能,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改变不良的教养方式.一旦孩子上网成瘾, 家长先要冷静从理解、关心、信任的态度出发帮助他们分析上网成瘾的原因及危害定期与教师保持联系,并针对性地找出原因。与孩子多进行深入的沟通十分必要,不能批评打骂,这样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适时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培养广泛的兴趣,方式方法父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因势利导地适当转移他们的兴奋点,课余生活广泛了,兴趣也广泛了,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上网,同时也能获得广博的知识。这样效果会更好。另外适当限制上网时间也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有针对性把他们从网络成瘾中救助出来。

对严重成瘾的孩子也可采用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相结合。通过对未成瘾的学生及时预防;对已经成瘾的学生进行矫正治疗;对已经成瘾矫正治疗过的学生及时观察、管理、给予关爱。帮助其改变观念,适应正常学习和生活。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成都站 cd.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